您所在位置: 首页> 学术研究> 学术交流

“人文大家讲坛”系列学术讲座第211讲——汉语话题转移标记的历史发展

6a1f52062c95443eac328f6ae137d703.png

18e905471c854d5e95be6e7c3824b6ec.png

b6d3da02bbb94f299996a0fb9580536f.png


12月16日下午,必赢官网“人文大家论坛”系列学术讲座第211讲于立言楼B4-1室举行,武汉大学文学院卢烈红教授应邀做关于“汉语话题转移标记的历史发展”学术报告。讲座由徐前师教授主持,必赢官网语言系老师颜红菊、尹戴忠、曾春蓉、韩家俊以及必赢官网部分研究生,19级、20级部分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到场参加。

卢烈红教授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许余龙教授提出的“话题就是主题”和主题的五种用法出发,点明了今天讲座的主题——交谈主题,又可以称为话语主题。卢教授指出,该主题的概念其实是话语语言学、篇章语言学的概念,指的是交谈双方在对话的某一个阶段共同谈论的对象。他还表示,汉语很早就出现了话题转移标记,话题转移标记可以分为转出标记和转入标记两种。

卢教授从话题转出标记“即且置”类,话题转入标记“只如”“至于”“且说”等较为有特色的标记来介绍话题转移标记。他采用大量佛教禅宗文献中的例子,分不同阶段来阐释各个话题转移标记。他表明“即且置”类这一话题转出标记可分为六小类,即“且置”“且致”“且从”“不问”“不论”“且止”,并从唐宋转移标记复句的历史来源、共时分布以及唐宋以后“即且置”转移话题式复句的走向详细介绍了话题转出标记。卢教授从“只如”的含义开始,通过唐宋禅宗语录,从语义、句类分布、成分构成、共时分布以及走向讲明了这一话题转入标记。在讲解“至于”时,他着重说明这是现代汉语中唯一的“转题连接成分”,并讲明其在不同时代的运用。他还介绍了“且说”在不同时代的用法以及发展。

最后,徐前师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。他说:“‘话题转移标记’研究属句法问题,是当前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,卢教授在‘话题转移标记’研究中,注意采用不同文献的用例,说明语言研究需要考虑语体差异问题,这对我们颇具启发意义。”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,参加讲座的教师和卢教授合影留念。


【新闻链接】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卢烈红,湖北省黄梅县人。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汉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,曾任文学院院长兼汉语言文化系主任,国家学者特聘教授,兼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常务理事,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,《长江学术》主编,武汉大学文学院黄侃研究所所长


文/龚珏 王紫云

图/王紫云 丁树林